您目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研究成果 专利与标准 文章详情

广西地方标准:DB45/T 2840-2024 陆川猪疫病防治技术规程

发布时间:2024-12-10 15:37:39 浏览量:170

陆川猪是我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。陆川猪肉质鲜嫩,脂肪含量较高,口感好,味道醇香,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。2020年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认定陆川猪品牌价值为29.89亿元,陆川猪养殖业和加工业已经成为广西畜禽养殖的特色产业。随着陆川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生产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向大型、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。但是由于受资金、技术、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、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,部分养殖场设施、设备过于滞后、信息不灵、行业缺乏沟通以及疫病有效监测,造成了防疫技术体系不健全,导致陆川猪疫病防治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。同时,因尚未有陆川猪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疫病防治技术标准作指导,我区陆川猪各大小规模养殖场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差异较大,其效果也参差不齐。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,在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,我区生猪养殖业遭受重创,尤其是对陆川猪养殖造成了毁灭性打击,纯繁陆川母猪锐减至2万头左右,对陆川猪种质资源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。当前生猪养殖业疫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、对陆川猪遗传资源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暴发,充分暴露了我区陆川猪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存在严重短板,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疫病防控技术体系。针对陆川猪养殖发展中的疫病防治工作,必须要采取综合性、标准化、规范化的措施,才能够获到良好防疫效果。

本标准确立了陆川猪疫病防治技术的程序,给出了陆川猪主要疫病种类的信息,规定了疫病防治、生物安全防控等的操作指示,描述了疫病防治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,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陆川猪疫病的防治。本标准的推广应用,有利于有效保护广西陆川猪种质资源、提高陆川猪疫病防治水平、恢复扩大陆川猪养殖规模;对推进我区陆川猪疫病防治技术标准化,推动我区特色陆川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